心痛SEN學生對未來感到絕望 前創作人創支援課程助弱勢學生找自信
發布時間: 2019/08/29 15:2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22
正統主流教育,未必適合每位同學,前影音機構藝術總監姜少聰,因一次任教弱勢中學同學時,見到學生輕看自己,傷心下決定發起多媒體教育平台,在建制外支援孩子發掘所長。他謂最感動是見過沒有笑容的中三學生,因拍到一幅靚相而展現自信,令他感到教育無價,即或要貼錢教人,仍感值得。
由他和2位拍檔發起的培創發展企劃 Creative & Cultivate(Project C&C),為多間群育學校及主流中學近過百學生,度身訂造攝影、定格動畫、微電影、影片剪接、紀錄片等課程,並為同學們舉辦展覽,又帶他們出去服務長者和病患。
姜少聰出生於漁民家庭,自幼已沒法坐定定讀書,看書會跳行,寫字歪斜,因不能專注,故他謂上堂時基本上都是畫公仔。他謂因每周跟長輩去釣魚,在釣魚中慢慢減少分心。再加上有位樂觀爸爸,常對自己說︰讀唔讀到是自己的,可以低分,但不能不盡力。令他一直很接納自己。
最後我會考只是兩分,之後做過不同行業,後來跟朋友玩桌遊,了解自己喜歡創作,便修讀廣告設計課程,之後投身室內設計、廣告設計和影音機構藝術總監,共做了7年。
被學生絕望感觸動
3年前,他受邀去到某群育學校教中三級攝影,對學生講笑:你們學好攝影,之後便可以拍女朋友,學生全沒有反應,他細問老師才了解這些同學不相信自己將來有女朋友,甚至找到工作。
那一刻我感到很傷心,沒想過社會上的SEN孩子會如此絕望。
更深刻是當同學見到自己作品,不相信是自己拍出來,那一刻我也眼濕濕。
姜少聰後來改行,為學校設計媒體課程,教學期間,方發現自己童年,跟學生有相似問題。
我是SEN,故明白他們需要!
我設計的課程因為不計分,過程中沒有對錯,故同學會較沒壓力。教他們最重要是尊重及給空間,多點聆聽。
其中15歲的蔡志灝在主流中學讀書,去年參加姜少聰的微電影小組,他謂自己讀書易分心,對讀書感到有點煩,但對學興趣會頗專心。
志灝11歲因愛上beatbox,現在為學校創立學會,並愛研究外國電音歌手的歌,嘗試過為校園電視台宣傳片作曲,希望有一天能爭取機會出綫香港beatbox大賽冠軍,能到瑞典參加國際大賽。
他自言比較喜歡自己找方法學習,日後我想成為音樂老師,並幫忙同路人找到學習方法。
位於心急和專業之間
姜少聰笑謂在SEN學生身上看到很多亮點,他們不一定學業上很叻,但學生去到外面拍外境、找光源及剪片,功夫都常超出他的期望。
他們有不同潛質,但普遍上理論堂,是不能坐太久;拍攝講對白,10句以內可能要NG很多次,因文字不是他們的強項。
他坦言即使明白他們未必可以升到大學,但也期望他們可對社會有益。最感動一次是曾帶領扶幼會元洲街宿舍的青年人利用多媒體拍攝技巧,服務患有腦退化的公公婆婆。
看見他們能夠成為社會資源,感受自己有價值,我很開心!
我現時會招募一些已畢業同學入學校當助手,很希望他們有機會發展自己事業,找到一技之長。
他謂目前平台需要不斷籌募資金,即使他預見要常處在underpaid的狀態,仍想堅持。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記者